您所在位置  首页 二毛专栏 二毛民国篇

二毛民国篇

更新时间:2024-1-15作者:Admin

才女张爱玲软饭之风骚的萝卜

家常味中,张爱玲还喜欢一道她姑姑张茂渊做的“萝卜煨肉”。这道菜妙在“煨”以及萝卜和肉的搭配。煨是比炖相比更加细腻的烹饪方式,煨用文火,炖用中小火;煨的菜品汤少,基本上融在食物中,味道更加浓郁,以吃食材本身为主;而炖更多是为了喝汤。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煨是有贵族气质的做法,太耗功夫,我小时候吃的更多的是母亲给我做的萝卜炖肉。那个时候缺油少肉,母亲就想办法用猪皮、猪骨头,加海带、萝卜炖上一锅给我解馋。

母亲的萝卜炖肉有个点睛之笔——加陈皮。如果没有,也可以用新鲜的橘皮,炖好肉,把橘皮捞出不吃,但肉的味道已经因它而得以升华。

我记得小时候吃橘子的时候,母亲会有意的把皮留起来,放在窗台上晒,留着用。

炖肉这道美味中,离不开老姜、陈皮和干花椒,这“三剑客”分别具有去腥、除腻、增香的本领。有时候也会放几个干辣椒,目的不是增加辣味,还是去腥增香。

在炖肉的时候加陈皮,目前还不被很多人重视,我的实践体会是,炖肉,特别是炖猪牛羊肉时,加一点陈皮,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有理气调中,健脾的功效。现代营养学也证实,橘皮中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B,对人体大有好处。

炖肉加陈皮的数量怎么控制呢?2-3斤肉,放一个橘子皮的量就够了。

萝卜炖肉,萝卜也是主角之一。炖肉的萝卜最好用霜后的萝卜,水分多,清甜、沙脆。我曾经专门用霜前霜后的萝卜炖肉做过比较,味道真的差好多。

萝卜可以和几乎所有的肉类放在一起炖或者煨,堪称肉类的大众情人。清爽脆甜的萝卜能和肉相互抚慰,建立一种情人般的融洽关系,互相增加味道。

但萝卜最钟情的老公还是羊肉,羊肉可以让萝卜更加风骚惹人。我曾与朋友多次吃过萝卜炖羊肉,最后往往是萝卜吃光了,羊肉还剩下不少,可见羊肉滋润下的萝卜有多么惹人。

如果萝卜是一个小情人的话,属于很少让肉类的老公烦的那种:很清爽端庄、可人而不粘人,站在肉肉男人身边,自有一种特别的韵味。

萝卜与肉的关系让我想到张爱玲与胡兰成,当然是他们热恋的时候,那时候的张就像一个清清白白的萝卜,偎依在胡兰成的怀里:生吃脆甜,熟吃柔甘。


文豪鲁迅的北京美食情怀 

       鲁迅在京期间,几乎尝遍京城著名餐馆,北京著名的“八大楼”或“八大居”,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份与北方美食结下不解之缘,让离开北京以后的他也一直念念不忘。

流连名楼

  当时鲁迅住在北京的西城,吃饭就近,经常去西四牌楼路西的同和居,这也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经营山东菜。其名菜有炸肥肠、九转肥肠、三不粘等,甚至也有广和居的招牌菜——潘鱼。鲁迅最喜欢这里的炸虾球,因为这个菜属于绍兴的口味,是南北融合时北方菜馆引进的新菜。另外,鲁迅喜欢这里的烤大馒头,就是在馒头上刷一层油然后烤制。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北京城讲究“吃在东边”,鲁迅那时候,东城也有很多美食,但由于他工作在西城,去的比较少。日记中记录的,比较著名的馆子有东兴楼。鲁迅和胡适在东边有过两次饭局,都是在东兴楼。一次是胡适请鲁迅,另一次是郁达夫请鲁迅和胡适。鲁迅1932年2月27日日记:“午后胡适之至部,晚同至东安市场一行,又往东兴楼应郁达夫招饮,酒半即归。”看来这次吃的不太高兴,或许为胡鲁两人纷争的开端之一。

  鲁迅这顿饭没吃好,但郁达夫选的东兴楼的菜还是很地道的。这楼1903年开业,原址在北京东安门大街,1944年停业,1982年又复业于东直门内大街簋街,是民国初年北京“八大楼”(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庆楼、新丰楼、安福楼和春华楼)之一。这些楼鲁迅去过大半,虽然各个楼都有重复的菜品,但是各有各的特色。比如酱爆鸡丁是鲁迅和胡适都非常喜欢吃的菜品,这个菜东兴楼做得最好。因为据说东兴楼是清宫姓何一个梳头太监开的,有很多从宫里面出来的厨师,像酱爆鸡丁、沙锅熊掌、燕窝鱼翅都是东兴楼从宫廷菜里转移过来的。

  酱爆鸡丁是家常菜,家家能做,但宫廷的做法要求把鸡做得嫩如豆腐,色香味俱全。这道菜要做的好吃,有很多讲究,比如要用猪油爆炒,要用黄酱而不是甜面酱,但就这两点,现在的很多餐厅就难以做到了。我一直强调,饮食文化要创新,但基础一定是先保留和传承传统,否则就是乱来了。

  泰丰楼是另一家鲁迅常去的店,这是家老字号,1876年开业,原来位于北京前门煤市街,1953年歇业, 1984年在原址不远的地方重新开业。民国时期,泰丰楼是孙中山、宋庆龄等一大批国民党元老常去的地方。他们爱去主要是有油爆肚仁、油爆鳝鱼,炸八块,九蒸鸭子的著名菜式。

  致美楼也是鲁迅喜欢的“八大楼”之一。致美楼以前经营姑苏菜,乾隆年间开业,1948年歇业,1980年重新开业。它的拿手菜是抓炒鸡片、糟溜鱼片、油爆肚丝等。这说明致美楼的厨师技艺很高,因为溜、抓炒、拔等制作技法很考验厨艺,没有能力的人根本做不了。

  我曾收藏过一份1984年4月23日致美楼宴会菜单。菜单一面已经印好了招牌菜,另一面则是空白的。定餐时候根据不同需要,会有专人用毛笔现场隶书填写。菜单上部印有“致美楼风味菜”几个字,这几个字1980年重新开张后由傅杰题写。我收藏的这份菜单中有两款宫廷菜,一个叫“游龙戏凤”,用鸡和鱿鱼合烹。另一个“五柳鱼”,是用鱼丝、猪肉丝、香菇丝和笋丝一起炒的,是制作难度很高的菜。


小馆怡情

  西城一家叫做和记小馆的餐厅是鲁迅经常去的地方,基本上相当于他的工作食堂了,与鲁迅工作的教育部就隔着一条马路。这里的东西可口,价钱便宜。鲁迅在1918年正月廿三的日记中提到:“微雪。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实际上和记以卖牛羊肉出名,鲁迅最喜欢吃这里的清汤大块牛肉面,遗憾的是北京现在很少能吃到这种面了,我们不如鲁迅有口福。

  鲁迅中午还常拉着陈师曾、齐寿山也去西长安街一家名叫龙海轩的小饭馆去吃。中午鲁迅喜欢喝点小酒,这家的拿手菜是软炸肝尖,是他很喜欢的下酒菜。这道菜用猪肝上部切成片,用盐、料酒、味精腌制片刻,然后挂鸡蛋糊,再用七八成热的花生油炸,在表面的糊刚刚凝固的时候就捞出来,加热锅里的油至沸热,再把肝尖放下去炸。这样经过两次炸制的肝尖外酥内嫩。

  这道菜现在已经成了北京著名的家常菜,像这种民间家常的下酒菜或者下饭菜在鲁迅常去的广和居、同和居这样的大餐馆是没有的。

  鲁迅常去的馆子,还有淮扬风味的南味斋、玉春楼,福建餐馆小有天,河南餐馆厚德福,广东馆子醉琼林。1912年9月11日鲁迅日记记载:“晚胡孟乐招饮于南味斋,盖举子之庆也,同席共九人……”。这个南味斋与当时的春华楼、醒春居都是著名的江苏馆子。拿手菜是糖醋黄鱼、虾子蹄筋。1912年9月27日的鲁迅日记又提到:“晚饮于劝业场上之小有天,董恂士、钱稻孙、许季黻在坐,肴皆闽式,不甚适口,有所谓红糟者亦不美也。”

  看来鲁迅对闽菜还是不太适应,少见的在日记中提到不喜欢吃的“美食”。一个人的胃口其实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系,例如太固执的人总是喜欢吃他认准的几样,吃到其他的就说不好吃。而心胸宽广的人,相应的食域也更宽广。从日记中对美食的恶评看,鲁迅其实不算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常常一生气,就开始写文章骂人。

  当时福建在北京开的餐馆并不多,所以“小有天”在当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福建餐馆。“小有天”实际上是模仿上海一家名曰“小有天”的酒家。据说,清朝知名道人李梅庵天天去那个上海的“小有天”喝酒,曾给店里写了一幅楹联:道道无常道,天天小有天。这个广告让那个店就非常出名。后来京城又开了一家福建餐馆,位于西长安街,鲁迅日记也曾提到。看来他对福建菜还是一时难以割舍。


难舍点心

  鲁迅爱吃点心的习惯在日本留学时已经养成,在北京教育部供职,每到发薪的日子,鲁迅会顺路到一家法国面包坊买两款奶油蛋糕,最主要用来孝敬他母亲,他自己也会吃。

  1912年5月,鲁迅刚到北京时住在绍兴会馆,这里离观音寺稻香村只有两三里路。从鲁迅的日记里看,1913年到1915年两年时间里,到稻香村买糕点的次数有15次之多。在那个时候,进高档糕点店里去买糕点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钱。这从侧面也说明教育部的薪水不错。

  他最喜欢的糕点是蜜糖浆黏的满族点心沙琪码。沙琪码柔中带脆,香酥可口,甜而不腻。具体做法是:用面粉、鸡蛋和成面条,油炸后拌糖酱,入模具制成块,再切小块而成。清代《燕京岁时记》这样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木炭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沙琪玛之名原用了满语,在制作时最后的工序是切成方块,再码起来。很多人由于这个名字,以为这是外国传过来的点心,其实是满洲食品。

  鲁迅喜欢吃油炸的食品,包括油炸的菜品。据说在北京时,朱安夫人常常用白薯切片,和以鸡蛋、白粉然后油炸,香甜可口,很讨鲁迅的喜欢。因为这种做法非常家庭化,餐厅反倒没有这种做法。后来这个点心被戏称为鲁迅饼。


张爱玲 销魂的舌之味

鸭舌的味道往往柔糯带弹,正如张爱玲所说清腴嫩滑的鸭舌,吃起来很有些像男女之间接吻的感觉,颇有销魂味道。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会写得好文章的民国著名才女张爱玲无疑是男人们心中的理想女人。
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对鸭舌小萝卜汤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
鸭舌算是下水,很难登大雅之厅,而鸭肝之所以能登上台面,位列宴席正菜,我想还主要是沾了她的大姨妈鹅肝的光。
《北京全聚德名菜谱》中有几道鸭舌的名菜:水晶鸭舌、云片鸭舌、葵花鸭舌、牡蛎竹荪鸭舌汤。
真正的美食美味是小众的,这种小众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沿用了当地自然的食材及古法制作美食在当地,当地在民间,民间在家庭
鸭舌的味道柔糯带弹,很受吃货喜爱,吃起来有些像男女之间接吻的感觉,颇为销魂。
因为特别钟爱的销魂味道,我每年都会做不少腊猪舌、腊牛舌等与好友一起分享,配上私家酿制的二毛红酒,非常快意。
舌这种食材,很容易就俘获很多人的味蕾,水晶鸭舌菜色泽美观,晶莹透明,鲜爽不腻,入口即化,是全鸭席中的上品。


舌这种食材,肉质细腻富有弹性,口感介乎于肥瘦之间,很容易就俘获很多人的味蕾。吃的时候口感嫩滑,让人联想起销魂的爱情之舌,才气横溢的“三寸不烂之舌”,更有别样体味。

张爱玲是民国时著名才女,一句“出名要趁早”成为指点此后历代才女的金玉良言。

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有几个标准是共通的——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以此衡量,张爱玲绝对算是优秀女人,除了这两条,她还多一条“写得好文章”。

张爱玲文章写得好早有定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波波“张热”便是明证,我不想再凑热闹。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关心的是张爱玲文字间散发的阵阵饭香和一道道可口的小菜。


与其他作家相比,张爱玲作品中写吃的篇幅更多,也更细致,有时候甚至会详细地记叙菜的做法。单从这个细节看,我就愿意引张才女为吃货同类。再读起她的文章,也多了几分亲切。

张爱玲关于吃的系统论述主要是一篇名为《谈吃与画饼充饥》的长文,提到童年在天津时吃到的各种美味。

其中一道是鸭舌小萝卜汤。对于这道童年美味,张爱玲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这段短短的文字可谓精彩,色香味俱全,细致入微,只有真正的吃家才能体会得到其中的味道。

鸭舌的味道往往柔糯带弹,很多吃货都非常喜欢,而且正如张爱玲所说“清腴嫩滑”的鸭舌,吃起来很有些像男女之间接吻的感觉,颇有销魂味道。

我本人也是鸭舌爱好者,吃的方式也与张爱玲描写得很像,吃的时候也未免有些旖旎的想象:张爱玲后来再吃鸭舌时,会不会想到她与胡兰成的拥吻呢?

鸭舌算是下水,虽然美味,但始终难登大雅之堂。我遍查了很多民国时期的菜单和宴会资料,像北京的八大楼、八大居菜谱中,几乎没有鸭舌的踪影,倒是常见鸭肝做的菜式。在这一点上,同属下水,鸭舌的地位就远不如鸭肝了。

而鸭肝之所以能登上台面,位列宴席正菜,我想还主要是沾了她的大姨妈“鹅肝”的光。鹅肝是西方菜式中的顶级食材,名贵得紧,在民国西风劲吹的时代,靠着这位风光的洋亲戚,鸭肝自然也就被抬高了身价。

鸭舌有浓重的江湖气质,被国人广泛接受,还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国内兴起“三国热”,这也吹到了美食界,大厨们创制了很多“三国菜”,其中有一道“舌战群儒”就是用鸭舌为主料。

这道菜用鸭舌可谓得当,因为张爱玲就说过:“鸭子真是长舌妇,怪不得它们人矮声高,‘嘎嘎嘎嘎’叫得那么响。”


舌战群儒菜谱

主料

鸭舌两百五十克,鲜银鱼一百五十克,口蘑十个。

调料

鸡油六克,盐五克,味精四克,料酒五克,高汤一千克,胡椒粉两克,姜片十五克,葱段十克。

制法

鸭舌下开水锅烫二十秒洗净,银鱼洗净,口蘑切梳子花刀;

鸭舌、银鱼、口蘑分别焯水待用;

鸭舌加姜、葱、料酒、盐,上笼旺火蒸五分钟至入味取出,摆入小碗中,加入口蘑、盐、味精调味,上笼旺火蒸十分钟取出,翻扣碗中;

锅中放入高汤、料酒,下银鱼煮熟,加入盐、味精调味,倒入盛鸭舌的碗中,淋鸡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说到鸭舌,绕不过北京著名的全聚德。全聚德以烤鸭驰名世界,但他们对鸭的利用不止于鸭肉,也包括鸭掌、鸭肝、鸭舌等。

我有收藏菜谱的爱好,手上有本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全聚德名菜谱》,其中有几道鸭舌的名菜:水晶鸭舌、云片鸭舌、葵花鸭舌、牡蛎竹荪鸭舌汤。

光看名字,这几道菜已经足够精彩。与全聚德这几道菜相比,张爱玲的鸭舌小萝卜汤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了。

但遗憾的是,去吃过不下三家的全聚德,始终没能吃上这菜谱上的“鸭舌菜”,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借着这个小小的遗憾,这里多说两句,说给全聚德,也说给中国当下的美食界——现在的餐饮两极分化,要么拼命搞江湖菜系,跟风追潮;要么拼命学西方赶时髦。而在传统美食的复原和继承方面,搞得很差,丢掉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及经典菜式。

我一向的观点是,“真正的美食美味是小众的。”这种小众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沿用了当地自然的食材及古法制作。我把这个观点总结成一句话:美食在当地,当地在民间,民间在家庭。

鸭舌虽不登大雅之堂,但深得很多吃家钟情。清人童岳荐的《调鼎集》中也记录了不少鸭舌菜:糟鸭舌、白煮鸭舌,风鸭舌、煨鸭舌等共八款。其中煨鸭舌做法是:以鸭舌配鸭皮、火腿片,加葱、盐、酒酿(醪糟)文火煨制。光从食材的搭配上,就可以想象这道菜的美味,酒酿可去腥增香,而火腿片则可以让鸭舌的味道更加醇厚爽滑,很值得我们借鉴复制。


鸭舌一般的做法是煮、卤,还有就是烧、烩。我曾经尝试做过比较特别的处理方式,即用做腊肉的方式处理鸭舌做成腊鸭舌,还用过甜面酱酱鸭舌。把肉用腊的方式处理往往能让味道更加厚重,口感也更韧弹。腊鸭舌是用柏枝、花生壳、核桃壳等烧火烟熏的,干了之后很像一个小虫子。吃的时候要先用温水发涨,然后煮熟。

上桌之后是少有的民间美味,不少朋友吃了连声叫好,但也同时纷纷问,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已经认不出来那是鸭舌了。

其实不止是鸭舌,很多动物的舌头——鸡鸭猪牛羊,都是超级美味,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收录有牛舌。舌这种食材,肉质细腻富有弹性,口感介乎于肥瘦之间,很容易就俘获很多人的味蕾。吃的时候口感嫩滑,让人联想起销魂的爱情之舌,才气横溢的“三寸不烂之舌”,更有别样体味。

因为特别钟爱“舌”的销魂味道,我每年都会做不少腊猪舌、腊牛舌等煮香入味上桌,再与几位好友一起分享,配上私家酿制的“二毛红”酒,非常快意。